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财政部、中国纺织总会关于印发《纺织压锭中央财政补贴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6-17 07:51:02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759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中国纺织总会关于印发《纺织压锭中央财政补贴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 中国纺织总会


财政部、中国纺织总会关于印发《纺织压锭中央财政补贴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1998年3月4日,财政部 中国纺织总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纺织压锭工作领导小组、纺织厅(局、总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纺织工业被确定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要在3年时间内淘汰1000万锭落后棉纺锭,减员120万,并实现全行业扭亏。为认真完成压锭计划,妥善安置下岗职工,用好财政补贴资金,我们制定了《纺织压锭中央财政补贴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
附件:纺织压锭中央财政补贴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纺织压锭中央财政补贴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棉纺企业每压1万锭给予财政补贴300万元,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各负担150万元。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的压锭补贴资金要根据国家批准的压锭规划在财政预算中专项安排。
第二条 纺织压锭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应主要用于棉纺企业压锭后下岗职工的安置和再就业工作。
第三条 申请纺织压锭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企业压锭要纳入全国压锭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切实按规定销毁落后纺锭。
2.纺织企业所在地(市)人民政府应对本地区纺织企业压锭重组、减员分流和扭亏增盈工作制定详细完整、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
3.地方政府要落实应由地方财政承担的压锭补贴资金。
第四条 中央财政压锭补贴资金拨款程序:
1.以企业所在地(市)为单位制定纺织企业整体压锭、减员、重组方案后报省(市)压锭工作领导小组。
2.各省(市)压锭工作领导小组应根据地(市)方案,编制全省压锭规划及分步实施方案报中国纺织总会批准实施,同时分别报国家经贸委和财政部备案。
3.省级财政部门应根据经中国纺织总会批准实施的压锭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编制压锭补贴资金年度使用计划报财政部,并根据压锭、减员工作的进展情况提出拨款申请。
4.财政部根据省级财政部门提出的申请,核实企业压锭实施进展情况后,将中央压锭补贴资金通过专款拨付到各省(市)财政,省(市)财政应结合地方补贴资金及时拨付到压锭企业。
第五条 企业淘汰的落后棉纺锭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销毁,不得转移或弄虚作假。中国纺织总会负责监销工作,并按季将报废清单汇总报财政部。
第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要参加地方成立的压锭工作领导小组,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纺织企业压锭、减员、重组工作,并加强对财政补贴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第七条 年度终了后,各省(市)压锭工作领导小组要将压锭补贴资金的使用情况和纺织压锭、减员、重组工作的进展情况报财政部和中国纺织总会。
第八条 有关部门、企业应严格按照批复的方案和资金用途安排使用压锭补贴资金,不得挪作他用,否则一律按违反国家财经纪律论处。
第九条 本办法自1998年1月1日起执行。


劳动部关于从农村招工问题的复函

劳动部


劳动部关于从农村招工问题的复函
劳动部

复函
河北省劳动厅:
你厅《关于从农村招工问题的请示》(冀劳力〔1993〕100号)收悉,现函复如下:
根据国务院令第103号《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劳动部《关于实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意见》(劳政字〔1993〕3号)的规定,以及国务院令第87号《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的精神,企业从农村招工的工种和
岗位,仍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确定。目前确定的主要有矿山井下、交通运输搬运作业、建筑、乡邮投递、纺织以及化工、冶金等行业在城镇招工不足或无人应招时确需从农村招用劳动力的岗位和工种。矿山井下招用的农民工,必须定期轮换。
企业招用农民工,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确定的岗位工种范围。具体办法和审批程序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执行。
劳动行政部门在编制年度和中长期劳动事业发展计划、规划时,要对本地区使用农村劳动力进行总量预测和指导。



1993年9月20日

印发河源市老年人优待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河源市人民政府


河府〔2005〕88号



印发河源市老年人优待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河源市老年人优待办法》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二○○五年十一月四日



河源市老年人优待办法

第一条 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广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具有本市行政区域常住户口、年满65周岁以上的公民,享受本办法规定的优待。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民,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优待老年人的职责和义务。

第三条 本办法由市老龄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实施。

第四条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视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逐步加大对社会福利设施的投入,采取措施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和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第五条 符合第二条规定的老年人凭《老年人优待证》享受如下优待:
(一)免费进入市内各公园、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博物馆参观游览;
(二)免费乘坐市内线路公共汽车;
(三)免费使用市内(收费的)公共厕所;
(四)到市内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机构就诊,免交普通门诊挂号费(不含诊金);
(五)孤寡老人和虽有赡养人或者扶养人、但赡养人或者扶养人确无赡养、扶养能力的,其租住的公产房免交租金(15M2内);
(六)进入市内各类(公办)体育健身场所活动或观赏时,享受半价优惠;
(七)乘车(船)外出可优先购票并优先检查进站、上车(船);
(八)农村老年人不承担义务工,不缴纳各种集资费。

第六条 各医疗机构及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应增设老年人优先服务标志,有条件的医院应设置老年人家庭病床,候车室应设置老年人专用座椅。

第七条 邮政、电信、金融等机构及商场、饮食、维修等商业、服务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服务特点,为老年人提供各种优先、优惠、优质服务。

第八条 对10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由县区人民政府按每人每月不少于100元的标准发放长寿保健金。此外,每年“老人节”期间,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对他们进行慰问,每个慰问对象的慰问款物不少于500元。

第九条 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做好社区助养为老服务工作,建立方便老年人的便民服务档案,为老年人提供及时的服务。

第十条 对需要法律援助的老年人,法律援助机构、律师事务所或者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予以法律援助。

第十一条 《河源市老年人优待证》由市老龄工作机构统一制发和管理。符合规定的老年人可向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老龄工作机构提出申请,经县区老龄工作机构审核后,报市老龄工作机构核发。

第十二条 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履行优待老年人的义务。对不按本办法履行优待老年人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同级老龄工作机构责令其改正,并进行批评教育;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市老龄工作机构协调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责任人予以处理。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5年12月1日起实施。原《河源市老年人优待办法》(河府办〔2002〕84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