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托投资公司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开立和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

时间:2024-07-22 16:51:26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683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托投资公司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开立和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托投资公司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开立和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

银发[2003]232号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各信托投资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就规范信托投资公司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等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账户的设置

信托投资公司的固有财产应与信托财产分别管理,其业务人员、资金账户均应分开,不得混合操作。

信托投资公司办理固有财产业务,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设置银行结算账户。

信托投资公司对受托的信托财产,应在商业银行设置专用存款账户(以下简称信托财产专户)。委托人约定信托投资公司单独管理、运用和处分信托财产时,信托投资公司应在商业银行按一个信托文件设置一个账户的原则为该项信托财产开立信托财产专户;委托人约定信托投资公司可以按某一特定计划管理、运用和处分信托财产时,信托投资公司应在商业银行按一个计划设置一个账户的原则为该项计划开立信托财产专户。

二、信托财产专户的开立

信托财产专户的存款人名称应为受托人(即信托投资公司)全称。不同的信托财产应开立不同的专户,并对应于不同的账号。受托人(即信托投资公司)在内部管理上须对不同的账户和账号分别管理。

(一)信托投资公司申请开立信托财产专户,应向银行出具其开立基本存款账户规定的证明文件、基本存款账户开户登记证和下列证明文件:

1、单个信托或信托计划受托人开立信托财产专户申请书;

2、单个信托或信托计划简介;

3、根据单个信托或信托计划的具体内容,应出具有关法规、规章或政府部门的有关文件。

(二)信托财产专户申请书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1、拟开立信托财产专户的全称;

2、信托目的;

3、受托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

除前款所列事项外,经与委托人协商同意后,可以载明信托期限、委托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信托利益的支付形式、信托终止事由等事项。

三、关于信托财产专户的使用

信托财产专户可接受现金缴存或款项划入,但不得办理现金支取业务。

信托财产专户与信托投资公司固有财产账户之间,不得办理款项划转,但信托投资公司因管理信托财产所垫付的费用、应收取的手续费或佣金的支付除外。

不同信托财产专户之间不得办理款项划转,但依据信托文件约定不同信托项下的财产可进行交易时除外。

信托投资公司需要从信托财产专户向受益人个人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支付的款项,每笔超过5万元的,应向开户银行提供有关信托财产的支付报告,该报告应和信托文件内容一致。

信托投资公司应于每月10日前向人民银行、银监会书面报告信托财产专户的开设情况。

四、关于信托财产专户的变更和撤销

(一)单个信托或信托计划受托人发生变更的,应及时办理信托财产专户信息变更,除《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要求提供的证明文件外,还应提供信托关系变更文件。

(二)单个信托或信托计划届满后,受托人应及时清理信托财产专户。账户仍有余额的,受托人应按信托合同的约定处理,并及时撤销账户。

(三)单个信托或信托计划因故未设立的,信托投资公司应及时清理该信托财产专户,并将信托财产专户中的资金余额返回原委托人。

五、关于信托财产专户的资金性质

信托财产不属于信托投资公司的固有财产,也不属于信托投资公司的负债。若执法部门对信托财产人民币专用存款账户进行冻结或扣划,银行有义务出示证据以证明信托财产专用存款账户的性质。

本通知自2003年12月1日起执行。



中国人民银行

二00三年十一月十四日


广东省公路联网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广东省人民政府


印发广东省公路联网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粤府〔2002〕87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现将《广东省公路联网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二年十一月二十日



广东省公路联网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广东省收费公路(包括桥梁、隧道)的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规范全省公路联网收费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路法》、《广东省公路收费站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
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收费公路(包括桥梁、隧道和城市收费道路,下
同)联网收费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 本办法所称联网收费是指在全省收费公路采用兼容电子不停车收费和人工半
自动收费的组合式收费技术,实现用户持公路专用缴费卡在全省范围内缴付通行
费;以及在全省高速公路实行“统一收费、系统分帐”的收费管理方式。
 第三条 公路联网收费应当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发卡、统一收
费、统一结算”的原则。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联网收费专营公司,由专营公司负责全省公路
联网收费的具体实施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不得成立类似机构(公司)。
 省人民政府经济贸易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公路联网收费的组织落实协调和实施
监管。
 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省公路联网收费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运营实施行业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应积极采取措施扶持、促进全省公路联网收费的建
设和发展。
 第五条 专营公司由省人民政府授予专营权,具体包括:
 (一)专营全省公路联网收费(含电子不停车收费)业务,负责编制全省公
路联网收费实施方案和技术标准并组织实施;
 (二)统一建立全省公路联网收费密钥管理系统,负责统一发行公路联网收
费密钥卡、专用缴费卡和电子标签;
 (三)负责公路专用缴费卡以及全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统一结算和分帐;
 (四)负责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和关键设备的检验、测试和认证工作;
 (五)其他由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授予的职责和权限。
 第六条 专营公司应接受省人民政府经济贸易主管部门的监管,并与收费公
路经营单位签订委托结算协议、与公路专用缴费卡和电子标签用户签订用户协议,
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具体监管细则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
 第七条 全省公路联网收费要按照“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先在高
速公路实施,再推广到其他收费公路。
 高速公路应按“分区联网、逐步合并”的方针,从区域联网收费逐步发展到
跨区域的全省联网收费。
 第八条 全省收费公路按高速公路和其他收费公路分别制定联网收费实施方
案和技术标准,由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强制实施。
 公路收费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改建应当符合联网收费实施方案和技术
标准。
 第九条 收费公路应具备公路专用缴费卡收费功能,并设有或预留电子不停
车收费车道。
 第十条 公路联网收费的关键设备(IC卡及读写机具、电子标签及读写设
备等)必须符合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以及联网收费技术标准,由专营公司负责
测试认证并建立市场准入机制。
 第十一条 收费公路按照联网收费实施方案进行改造或建设后,其收费系统
应经专营公司测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二条 省联网收费结算中心和各区域收费中心由专营公司负责建设和管
理。
 公路收费系统由各公路经营单位负责改造和建设。

  第三章 运营和管理
 第十三条 公路联网收费密钥卡 (PSAM卡和用户母卡)、专用缴费卡
(储值卡和记帐卡)和电子标签(电子不停车收费专用)由专营公司统一发行。
 任何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发行用于公路联网收费的密钥卡、 非现金缴费卡
(券)和电子标签。
 高速公路以外的收费公路正在使用的非现金缴费卡(券)可暂时保留,但不
得扩大发行及使用的范围和规模,并应逐步过渡到统一使用公路专用缴费卡。
 第十四条 公路专用缴费卡和电子标签的推广采取强制措施,促进非现金缴
费方式和电子不停车收费方式的应用。
 第十五条 公路收费系统经专营公司测试合格投入使用后,收费公路经营单
位不得拒绝使用公路专用缴费卡缴付通行费。
 第十六条 车辆用户使用通行卡、公路专用缴费卡和电子标签,应当遵守收
费公路经营单位和专营公司的相关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更改、伪造、变造通行卡、公路专用缴费卡和电子标签。
 第十七条 专营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用户服务网点,接受用户的监督。
 第十八条 收费公路经营单位负责所属收费站的日常管理和收费业务。
 收费公路经营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所属公路收费设施和通讯设施完好、
稳定、安全和可靠。
 第十九条 专营公司收取收费公路经营单位支付的结算服务费和记帐卡用户
支付的管理费,收费标准由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原则上按维持专营公司正常
经营,不以营利为目的进行核准。
 第二十条 车辆用户应当按照规定缴纳车辆通行费。车辆用户通行高速公路
不能提供有效入口凭证的,应按该高速公路联网区域内可以通行的最长路程缴付
通行费。丢失通行卡的,还应赔偿通行卡工本费。
 
  第四章 通行费结算
第二十一条 收费公路经营单位应当统一委托专营公司进行联网收费结算和
分帐。
 区域收费中心建成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建设和经营区域内跨路段的公路
收费结算和分帐系统。
 第二十二条 各区域负责公路联网收费资金清算的银行由专营公司和收费公
路经营单位共同协商确定。
 第二十三条 收费公路经营单位应将所属各收费站当日收取的现金通行费缴
入清算帐户,清算帐户由专营公司、收费公路经营单位和清算银行共同监管。
  第二十四条 专营公司的联网收费结算和分帐工作,应按照公正、及时、准
确的原则进行。
 第二十五条 专营公司应于结算周期结束后两个法定工作日内向清算银行提
交通行费划款指令。
 现金通行费的结算周期为一日。
 公路专用缴费卡的结算周期为一个月。
 第二十六条 清算银行应于收到专营公司划款指令当日向各收费公路经营单
位指定帐户划出资金。
 第二十七条 专营公司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省联网收费结算中心和各区域
收费中心安全、稳定地运营,并保证公路专用缴费卡的安全性,维护各收费公路
经营单位的资金安全。
 除不可抗力和收费公路经营单位的责任以外,确因省联网收费结算中心和各
区域收费中心结算和分帐错漏,造成收费公路经营单位通行费损失的,专营公司
负责补偿。
 第二十八条 专营公司、收费公路经营单位和清算银行应建立通行费收入核
对机制,确保通行费结算数据的准确无误。
 专营公司和收费公路经营单位对通行费结算数据存在异议,可以要求调查核
实,各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九条 专营公司和收费公路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财务、审计、统计、
票据管理和报表制度,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
 第三十条 全省公路联网收费应统一使用省财政部门或省地税部门监制的收
费票据。
  
  第五章 违规责任
 第三十一条 收费公路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
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期满仍不改正的,根据《广东省公路收费站管理办法》
对相关收费站不予办理综合年审,报请省人民政府责令其停业整顿,并停止新收
费站的设置审批:
 (一)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的规定,所属收费公路不具备公路专用缴费卡收费
功能,或者未设有、未预留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所属收费公路使用不符合联网收费技术标
准的关键设备,或者关键设备未经专营公司测试、认证和许可而投入使用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所属公路收费系统改造或建设后未经专
营公司测试合格而投入使用的;
  (四)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所属收费公路拒绝使用公路专用缴费卡
缴付通行费的。
  第三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
管部门依法责令停止使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
依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发行用于公路联网收费的密钥卡、非现
金缴费卡(券)或电子标签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更改、伪造或变造通行卡、公路专用缴
费卡或电子标签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擅自建设或经营区域内跨路段的公路
收费结算和分帐系统的。
  第三十三条 收费公路经营单位、专营公司、清算银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
条、第二十五条和第二十六条未按时履行其职责的,应按有关规定支付滞纳金。
  第三十四条 政府主管部门、专营公司、收费公路经营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玩
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
罪的,依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包头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大常委


包头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
(2004年12月13日包头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2005年3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了促进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
质,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
法 》、《内蒙 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
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是指采用公众易于理 解、接
受和参与的方式,向其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活动。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 及其他
组织和公民。
第四条 科普工作应当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群众性、经常 性和因
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其内容和形式
要有针对性、通俗性、趣味性和多样性。
第五条 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科学态度,反对和抵制迷信、伪科学。任何单位 和个人
不得以科普为名传播有违科学原则和科学精神的内容或者从事有损于社会公共利益、
道德风尚和公民身心健康的活动。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将其纳入 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规划,为科普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促进科普工作在国内外的合
作与交流。
第七条 市和旗县区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 科普
工作规划,并负责协调落实。其他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负责有关的科普工
作。
市和旗县区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与科学技术协会等有关组织和部门建立科普工作
联席 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和组织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科普工作。
第八条 各级科学技术协会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负责组织开展群众 性、社
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普工作,协助政府
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定科普工作规划,提供决策建议。
第九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技术素质作为全面实施素 质教育的
重要内容,组织开展科普活动。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
思维能力 和创造能力。
第十条 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应当根据自身条件 有 组织地向公众开
放科技园区、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科研场所,举办科普讲座和提供科普咨 询,有条
件的应当建立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示范基地。
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
第十一条 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环境保护、体育、气象、地震、文物、旅 游等部
门应当充分利用其资源和设施,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科普活动。
第十二条 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科普 工作
规划并结合各自的特点开展科普活动。
第十三条 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应当根据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科 学生
产、文明生活,开展科普工作。
农牧林水渔业等技术推广(培训)机构、农牧业学校,农村牧区各类经济组织和各
类专 业技术协会,应当积极宣传、推广、普及各种先进适用技术和科学技术知识。
科技服务中心、文化站(室)应当根据当地产业特色,向农牧民宣传普及种植、养
殖、 加工业等先进适用技术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结合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推广应用新技术、 新工艺,组织
职工开展技能培训、技术竞赛活动,普及科技知识,提高生产技能。
第十五条 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站)、文化馆(站)、文化宫、俱乐 部等社
会公益场所应当利用其资源和设施,用蒙汉两种语言文字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并定 期
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
动物园、植物园、自然保护区等场所应当结合各自特点,开展有关环境、生态和生
物多 样性保护方面的科普宣传活动。
第十六条 公园、商场、机场、车站、广场等各类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 ,应
当在所辖范围内加强科普宣传。城镇公共广告栏、街区灯箱广告应当有一定比例的科普
宣传 内容。
第十七条 商业、服务业可以结合商品销售和服务项目开展科普工作。
第十八条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应当开设科普宣传专版、专栏和专
题节目,认真履行科普宣传义务。
第十九条 国家、自治区级和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示范基地应当定期向 公众免
费开放。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点扶持农村牧区、边远贫困地区的科普工 作,对使
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的各类科普活动应当给予支持。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场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 基本建
设计划,加强对现有科普场所、设施的改造和利用,保障其正常运行,不得擅自挪作
他用。
第二十二条 市和旗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本辖区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不 低于 0.5元
的标准,将科普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
加 。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安排一定的经费用 于科普工作。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财物资助科普事业 ;对捐
赠财物用于科普事业或者投资建设科普场馆、设施的,应当依法减免相关费用。
第二十四条 科普经费和社会组织、个人资助科普事业的财物,必须用于科 普事
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
第二十五条 出版科普类读物以及开展科普性有偿服务活动,按照国家和自 治区有
关规定享受优惠政策。
第二十六条 有关单位对从事科普合作,参加科普学术交流、 进行科普研 究等活
动的人员,应当给予支持。
第二十七条 科普工作者的科普著作、论文和其他优秀科普成果应当作为评 聘专业
技术职称职务的依据之一 。
第二十八条 贪污、侵占、克扣、截留、挪用科普经费或者捐赠款物的,由 有关主
管部门责令限期归还,并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构成
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擅自将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建设的科普场所改作他用的,由有关 主管部
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 处
分。
毁损科普场所(馆)、设施的,依法责令其停止侵害、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构
成犯罪 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科普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的,由其所
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